但鸽子还是飞了,因为数据库从不喂食希望,它只是记录。
昨日的数据分析会上,有人说兴趣标签是黄金,但标签可能只是用户的一时冲动,不代表永远。
细分不代表切割灵魂,反而容易变成对群体的误解,比如你不能把所有购物车没付款的人归为“犹豫者”。
营销总监突然梦见一张Excel表格在跳舞,跳的是用户流失的探戈,舞步全部由错误细分组成。
有人把所有女性客户放进“护肤爱好者”分组,结果那批人都订阅了露营装备 电报数据库 的推送邮件。
你不能仅靠年龄和性别来定义一个人,就像不能用风速预测一只猫的喜好。
数据库不是通灵术,不能告诉你客户下一个心跳想买什么,除非你装了读心仪。
如果只按地区细分客户,你可能会向沙漠中养仙人掌的人推送水培课程,荒谬却真实。
“活跃用户”不等于“高价值客户”,就像跑得快的人不一定跑得远,耐力与价值无关。
行为标签比人口属性更有用,但前提是这些行为不是因为系统bug导致他们点击了10次“返回”。
一个细分标准用了三年,终于发现它是根据一个离职实习生的误解构建的,现在没人敢动。
避免错误的第一步是承认你一直在错,数据科学家的办公室贴着标语:“没有完美细分,只有无限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