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价格——这个词常常让软件项目承包商感到畏缩。尤其是在敏捷软件开发的背景下提到它时。理论上,价格谈判时必须明确范围。在实践中,核心目标已被定义,但需求在早期阶段很少被完全指定和稳定,这是敏捷方法中刻意选择的。这反过来又导致对范围的不同解释和高估计不确定性,在最坏的情况下可能导致项目失败。预算不仅在固定价格项目中发挥着核心作用,而且在每个软件项目中都发挥着核心作用,无论选择何种合同形式。
在这篇博文中,我们将探讨术语“范围”和“期望管理”。我们还重点介绍了遵守给定预算的需求工程方法,以及预算有失控危险的项目的可能解决方案。
沟通作为成功因素
错误的最大来源之一以及必要的需求变更的主要原因是沟 柬埔寨 whatsapp 数据 通中的误解。对项目目标的分歧和不同解释可能导致预算超支、推迟和普遍不满。
需求工程师的通信接口
需求工程师的通信接口
随着项目参与者数量的增加,通信接口的数量也随之增加,从而成功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需求工程师在软件项目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并构成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接口。因此,其主要任务之一是在各个利益相关群体之间分配知识和决策,并促进各群体之间的沟通,以尽量减少解释范围。
期望管理
期望及其实现是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有效和良好合作的重要基础。满足期望的目的在于满足,超过期望则带来惊喜。未满足的期望会或多或少地导致客户明显的不满。
期望实现程度的影响
在项目背景下,期望与范围相等。越早定义并全面沟通,就能更好地管理客户的期望。对开始时记录的范围进行定期审查以及协调一致的方法是复杂 IT 项目成功的关键成功因素。
协商范围并管理预算
根据项目管理协会的 PMBOK(项目管理标准)指南,范围是“为交付具有指定特性和功能的产品、服务或结果而必须完成的工作”。然而,这个定义与敏捷软件开发形成鲜明对比,敏捷软件开发的范围只是模糊地描述,没有分解为具体的需求(功能)。需求工程师如何在这些条件下管理范围以使其符合给定的预算?基本上完全不可以,因为没有定义的东西是无法管理的!
因此,在早期阶段定义并明确界定(例如通过验收和验收标准)适合指定预算的范围是成功的固定价格项目的基本要求。因此,RE 必须首先与客户一起定义一个现实的范围。否则,将会导致不切实际的日程安排和预算超支。结果,该项目陷入了麻烦。
然而,与范围相反,预算是精确定义的,不能在变更请求之外进行协商。总而言之,可以说:范围是协商的,预算是管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