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看到了约翰·麦凯恩和奥巴马竞选团队之间的一场“他说”的对决,首先是麦凯恩的“名人”广告将奥巴马与布兰妮·斯皮尔斯和帕丽斯·希尔顿联系在一起。有人说,将奥巴马与年轻性感的白人女性联系起来,是为了强化人们对黑人男性的种族刻板印象。奥巴马则表示,麦凯恩的竞选团队试图告诉所有人,奥巴马“看起来和美元钞票上的其他总统都不一样”。奥巴马方面后来承认,这是一次笨拙的尝试,旨在在没有明确说明的情况下突出种族问题。
麦凯恩阵营立即抓住机会,称奥巴马阵营打的是“种族牌”。麦凯恩阵营察觉到自己的优势,于是全力投入广告策略,现已发布一则网络广告,宣称“辣妹爱奥巴马”。ABC 新闻的杰克·塔珀 (Jake Tapper) 认为白人女性至少有 4 名。这可一点都不低调。
自从麦凯恩和奥巴马开始拉锯战以来,盖洛普每日跟踪民意调查就显示出一个有趣的模式。7 月 30 日,当麦凯恩竞选团队发布名人广告时,奥巴马以 45% 对 44% 领先麦凯恩。在接下来的两天里,两位候选人的支持率都持平在 44%,但自那以 兼职数据 后,奥巴马几乎每天都在取得进展——截至周三,他的支持率是 48% 对 42%。如果说奥巴马受到种族动态的影响,这些数字并没有显示出来。
那么该如何解释这一切呢?
我将提出两条论据。
1. 当种族问题只是一种不为人知的潜台词时,奥巴马会受到伤害,但当它被明确地摆到台前时,他就会受益。这正是政治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的:在当今的美国政治中,只有微妙、隐晦的种族信息才会起作用。证据表明,大多数美国人不想按照他们根深蒂固的种族偏见行事,因此当这些偏见对他们来说变得明显时,选民会采取有意识的措施来改变自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