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of 1

泡沫破裂、信贷紧缩、网络瓦解?

Posted: Wed Jan 22, 2025 3:16 am
by pappu636
我想宣布暂停过度使用形容词来描述当前的金融危机。既然拟声词就足够了,为什么要用形容词(这是个词吗?如果不是,那应该是个词)呢?

嗖!嗖!嗖!咔嗖!咔嗖!啊!

在那里,信贷危机只需一句话就能解释清楚。

但说真的,泡沫破裂和信贷紧缩往往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随着投资者重新评估其战略并优先考虑风险较低的企业,风险资本会突然枯竭。几乎从定义上讲,风险投资是一项风险很大的事业,因此在危机时期,原本有意投资支持 Pets.com 推出的投资者会突然三思而后行,转而投资黄金,这是很自然的。

众所周知,过去几年,我们经历了由 Web 2.0 网站推动的小型网络泡沫。Myspace 和 Facebook 等网站的成功促使新一代企业家(以及再度兴起的网络一代)提出各种参与式网络理念,在市场上碰碰运气。风险资本一直愿意投资下一个 Facebook,因此科技网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我猜这个词就是由此而来的)。截至 2006 年底,风险资本家已向 Web 2.0 网站投资了 5 亿美元,据说这个数字到 2007 年翻了一番。但投资热潮在 2008 年停滞不前,如果这一年的数据令网络企业家感到沮丧,我一点也不会感到惊讶(早期迹象表明这将是糟糕的投资年)。

当前泡沫的问题在于,许多导致第一次泡沫失败的因素仍然存在。许多投资者进入市 瑞士手机数据 场时对所涉及的技术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许多企业家创造的服务无人问津,或者吸引力太小,以至于他们的商业模式在三个月内就过时了。此外,人们对这些技术的工作原理知之甚少。像 Flickr、Digg 和 Facebook 这样的服务不遵循任何合理的设计规则或合理的商业模式,它们只是通过几乎偶然的链接积累而获得成功。早期进入者在游戏早期就处于有利地位,可以积累更多的传入链接,然后当数量达到某个无法确定的临界点时,他们几乎在一夜之间合并成为市场领导者。对网络的这种基本理解对投资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工具。

互联网泡沫的另一个共同点是,大量胡言乱语和技术术语被当作可靠的商业模式。通过使用一些必要的流行语,新一代企业家希望让人们觉得他们已经掌握了市场,但事实上,他们和我们一样对市场一无所知。去年的流行语是“社交网络”,但随着领导者确立了主导地位,需要寻找其他机会。今年的流行语是“本地”和“推荐网站”。是的,有些人刚刚意识到亚马逊的推荐系统确实有效,所以他们想将同样的东西融入他们的网站。最新的趋势似乎是推出大量服务,这些服务知道你在哪里,告诉你你的朋友是否去过那里,并向你推荐。换句话说,一千艘船在 iPhone 的前提下推出!两个词。免费应用程序。社交本地化推荐已经存在(有人知道 Panoramino 和 Google Earth 吗?),当增强现实出现时,它们将达到顶峰,但社交推荐是由免费社区社交标记驱动的,而不是专有服务。

此外,一些参与者近乎宗教般的乐观令人惊叹。我在《卫报科技周刊》播客中收听了对布伦特·霍伯曼(Lastminute.com 名人)的采访,其中一些言论几乎像喝 Kool-Aid 一样,令我震惊,例如警告说“2000 年失败的一些企业这次将取得成功”。翻译过来就是:我们以前失败过,但给我们更多的钱,这次我们就会成功,即使我们使用了完全相同的错误商业计划和对网络运作方式的基本误解。

我知道我只是在为那些自去年以来就一直预言Web 2.0 会消亡的脾气暴躁的技术恐惧者发声,但管他呢。虽然我认为 Web 2.0 会继续存在,但它也会崩溃(甚至可能失败),就像 2000 年那样。只有少数赢家能存活下来,其余的都会像 Kozmo.com 及其同类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