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of 1

那就是印度教中不宽容的潮流

Posted: Thu Mar 20, 2025 9:44 am
by roseline371274
印度民主制度之所以成功,不可能是因为其政治和社会精英能够保持大英帝国留下的尊重法治的传统: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许多非洲和亚洲国家也将拥有数十年不间断的民主统治(有关“帝国驱动”的法治促进民主的说法的准确批判,请参阅 M. Tundawala 的《论印度后殖民时期对法治的参与》)。相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曾令人信服地指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过去的宗教宽容和文化多元化,而这种宽容和多元性可以很容易地追溯到公元前两个世纪的阿育王时代(A. Sen,《论辩的印度人:有关印度历史、文化和身份的著作。

就我而言,我要补充的是,作为这种宽容和多元化的证明,印度教不仅不禁止非信徒进入其圣城(事实上,宗教少数派永久居住在这些圣城),而且允许他们参加宗教庆典,例如非常著名的恒河 Aarti。
确切地说,如果印度民主目前面临的任何重大风险,、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增长,这种潮流希望印度不再是一个世俗国家,而宣布自己是一个印度教国家,这将使2亿多穆斯林变成二等公民。纳伦德拉·莫迪和他的印度人民党与这种 厄瓜多尔号码数据 意识形态以及某些威权民粹主义倾向相差无几,这种倾向导致哥德堡大学民主多样性研究所在其 2022 年的报告中将印度描述为“选举专制”,一些著名学者也持有同样的看法(参见 D. Roy Chowdhury 和 J. Keane 的《杀死民主:印度走向专制之路》);但这与印度反对党领袖乌达夫·萨克雷最近的说法相差甚远:在人民党政府的领导下,印度正在滑向“希特勒式的独裁”。 

显然,这些话听上去有些夸张,因为乌达夫·萨克雷领导的湿婆军直到七月还统治着马哈拉施特拉邦这样一个重要的邦(该邦人口超过1.1亿,是印度金融之都孟买的所在地)。印度 29 个邦中,有 11 个邦的政府反对印度人民党,其中一些邦的反对力度较大,如拉贾斯坦邦、旁遮普邦和泰米尔纳德邦。因此,联邦制再次证明了其作为确保民主的技术的有效性。同样,印度司法机构保持独立性和宪法守护者的角色。